月已深睡,斑黃的路燈,在凌晨的深靛天空下,照耀著往來的發財車,柴油引擎聲是來這的引信,揚起的灰塵、緩緩落下,幾十年來如一地定落在早已斑駁的安全島上;望遠方的碼頭,堆疊的貨櫃沉寂地如懸崖,如海市蜃樓的點點螢光,是漁火,是等待進港的國際貨輪,這是台灣最繁忙的港口,高雄港,也是台灣漁獲量最大的港口,前鎮漁港,時間是上午4點整。
趁機趴在方向盤上打盹的大伯,像他們和海產、漁獲扯上關係的人家,一台維繫家庭生計的車和船是他們的床,阮還在夢境追逐,他們早已從凌晨2點開始上工。
於1989年啟用的前鎮漁港是台灣最大的漁業基地,也是船舶噸位最大的漁港,更是台灣相當重要的漁產加工區,許多知名的魚製加工品、罐頭品牌皆於此設點;最具盛名的是滿載鮪魚、魷魚、土魠魚的遠洋漁船,每當冷凍鮪魚頃巢而出,白煙如浪濤席捲漁港,也掀起了老饕的味蕾,這些遠洋漁船的成績是讓我們心滿意足的生魚片。
除了遠洋漁業,凌晨叫賣聲掀起的是近海漁業、養殖漁業、現撈和進口魚貨,聚集於此的不僅前鎮漁港的漁船,還有高屏地區的養殖魚蝦,成了高屏地區相當重要的魚貨集散地。
從凌晨2點,高屏地區的海產店和菜市場攤販,便聚集在那一籠籠的魚貨旁,等待魚販喊價,一籠一籠的秤重售出,「25、23、22、20、19…..」魚販用台灣喊著售出的價錢,喊到你心儀的價錢就立刻下手;這裡還沒喊完,下一艘剛入港的漁船又送來新鮮魚貨。當我們睡到自然醒,他們早已睜亮大眼,為你中午饗宴的大魚打拼。
對於國內外遊客,看台灣的漁業市集文化,在全球遠洋漁業頗具知名的前鎮漁港,或許能欣賞台灣的人文生命力,和庶民生活。現在,遠方透天厝還傳出打呼聲時,野狼125載著的橘色大水桶,早已緩緩入港;早上7點,陽光吹拂清晨微風,微風散了魚販疲憊的叫賣聲,他們還不能闔眼,繼續為台灣海鮮美食彈下樂章。(攝影/吳冠霖)